副總統蕭美琴去年3月 18 日以副總統當選人身份接受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邀請,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前往研究中國的智庫發表演說。只是她當時下機前往布拉格市區時,車隊後卻有一輛轎車跟車,差點釀成車禍。當時就有學者揭露,是中國駐布拉格使館的外交官所為。
日前,捷克媒體《iROZHLAS》終於就該事件作出報導,表示捷克軍事情報局調查結果出爐,證實是中國駐捷克武官所為,也監控到中國情報單位曾試圖對受保護人物進行「具破壞性行動」,《iROZHLAS》則進一步指出,中方不只跟監蕭美琴訪問行程,還規劃了「衝撞」。
根據捷克軍事情報局調查,前述行動是由中國大使館軍事和航空武官處策劃執行,3名外交武官早在蕭美琴於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維爾機場下機前就已完成佈署,並從蕭美琴抵達機場時就展開跟監,過程中甚至脫序闖紅燈,差點在路口發生車禍,還好捷克警方當下立即反應,事後發現跟蹤者就是中國駐布拉格的武官。捷克情報局也透露,中國對蕭美琴的監控包括人身監視、實質威脅,掌握行程資訊,並試圖記錄她與捷克重要人物的會面。
捷克外交部事後曾召見中國大使表達關切,但未驅逐任何使館人員。該報導也稱蕭美琴抵達捷克前,中國早已對其訪問表達強烈反對,一般來說,類似的情況北京會透過官方抗議表達立場,但此次已升級為情報與威懾行動。
包括英國《衛報》、《路透社》;美國《新聞周刊》;日本放送協會(NHK)、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知名國際媒體都轉發了《iROZHLAS》的報導。維特齊表示,「這是非常不當的行為,我認為不可接受。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比以往更危險的世界」;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在網路 X平台上發文,指稱「就如同中共衝垮香港的民主,中共也企圖在北約成員國(指捷克)衝撞台灣副總統乘坐的車輛,這是中共展現在世人面前毫無掩飾的赤裸裸罪惡行為。這不是外交,而是脅迫。」;美國眾議院的「中共特設委員會」在發文中表示,「這凸顯了中共跨國壓制行動的威脅日漸增長。」;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聲明中指出,「若該計劃得逞,將構成國家恐怖主義。即使未遂,這樣的行為本身已跨越底線。一個國家在他國實施如此明目張膽、出於政治動機的暴力行為,已經超越底線,絕非一個尊重國際外交規範的行為」;「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主任楊雅嚳(Jakub Janda)則指出,「這在歐洲是極為罕見的情報騷擾行動,中國外交人員行為明顯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
當然,中國方面對事件也做出了回應,但一如既往的了無新意,大打「台獨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中方敦促有關方面不要被『台獨』分裂勢力挑撥利用,不要無事生非、惡意炒作,干擾破壞兩國關係。」
問題是,整件事情是捷克媒體爆出,連蕭美琴本人都是在新聞出現之後才做出反應。難道,捷克也是「台獨份子」?
根據前述的已知事實,可以確認蕭美琴出訪捷克時確實發生了事情,亦即車隊遭人跟監,跟監方途中怕跟丟而硬闖紅燈,險些釀成追撞才引起捷克警方介入,跟著發現跟監方是中國駐捷克大使館軍事處武官。
按照一般的情況,蕭美琴已是副總統當選人,出訪理當也有隨扈,當地維安人員也會伴行保護,所以他乘坐的不太可能是最後一輛車,跟監者闖紅燈當然也不太可能追撞她的座車。只不過,中國大使館的前述做法,已經完全違反了國際外交準則,這也是為什麼上述歐美團體紛紛予以譴責的原因。當然,中華民國總統府方面也做出了譴責聲明,只不過在野黨的表現卻令人浩歎。
首先,相對於前述歐美團體紛紛發言譴責,對這件直接威脅到我國出訪的副總統當選人的事,國民黨及民眾黨並未做出正式反應更遑論譴責了;其次,國民黨的若干人士關於事件的一些說法實在讓人不能苟同。
例如,國民黨新北市立委廖先翔在網路節目《吃飽來打臉》中戲謔地表示「中國密謀衝撞失敗有點遜欸」,更意指相關報導是「假新聞」,一旁的徐巧芯也面露訕笑而引發輿論譁然。不過廖先翔卻不以為意,再度發文嘲諷蕭美琴遭衝撞是「出口轉內銷的新聞」,大酸「原來假新聞真的有死忠的受眾」。
徐巧芯在事後有點意欲補救地說,「嚴肅要求捷克方應該要把這件事情水落石出,給蕭美琴一個交代」。趙少康雖然表示很反對中共外交官跟監我方出訪的重要官員,但也質疑為何一年多前的事情在這個時間點才由捷克一個幾百人在看的小媒體爆出,因而懷疑跟台灣的大罷免有關。
廖先翔那種貽笑大方的說法已經自證低能,另外,說是「假新聞」?那可是一條主要國際媒體都認證的大新聞唷;徐巧芯的說法亦有可議之處,因為捷克方面調查的結果已經「水落石出」,難道不該是意圖肇事的一方(中國)給個交代嗎?正如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聲明中指出,「若該計劃得逞,將構成國家恐怖主義。即使未遂,這樣的行為本身已跨越底線,絕非一個尊重國際外交規範的行為」;又如「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嚳指出,「這在歐洲是極為罕見的情報騷擾行動,中國外交人員行為明顯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這些,難道中國都不用交代?
〈作者:梁東屏為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