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上週五(9/20)報導,台灣與美國計劃開啟兩國無人機製造商合作。兩國將打造不依賴中國的無人機供應鏈。也就是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指出的「去紅化」供應鏈。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 26家美國無人系統和反無人機系統的製造商主管將於週日(9/22)抵台,與台灣的無人機業界人士、負責武器採購與研發的軍方官員,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和工程專家會談,為期3天。

美方訪問團成員還將包括商務部、國防部創新單位的官員,以及領導國防部微電子研究與工程部門主管謝諾伊(Dev Shenoy)。

(上圖為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發布中科院研發無人機風洞試驗照片,呼應國防部長顧立雄宣示全力發展無人機與人工智慧(AI)等創新技術,建構不對稱戰力。)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在美中競爭、華府對中國軍民兩用產品存在安全憂慮的背景下,美台在無人機製造上交流,突顯了在多項產業正針對中國「去風險化」。中國的無人機產業目前在全球規模最大。

此外,台美無人機產業合作,也突顯了在許多西方國家努力對台灣晶片降低依賴的同時,台灣的高品質技術仍有助於維持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報導指出,美國無人機產業這次訪台的目的之一,也是要尋找非中國的零件供應商或生產合作夥伴。

此次訪台的美國企業包括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該公司製造的彈簧刀(Switchblade)自殺式無人機,台灣已採購700多套。其他訪台成員還包括反無人機系統供應商 Dedrone,以及去年已在台成立辦事處的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

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表示,融入美國供應鏈有助於台灣國防產品因國際地位而難以出口的現況。自俄羅斯在2022年侵略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正試圖透過「無人機國家隊」計畫來促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