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44,3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294例本土個案及67例境外移入(3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

由於疫情升高,民眾對於快篩試劑需求暴增,實名制已有緩不濟急的情況,因此民間業者繼家樂福、全聯等賣場超市、屈臣氏藥妝店後,四大超商也宣布家用快篩試劑明(9)日開賣,每支價格約新台幣200元或以下。

今天下午在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上,陳時中表示,超商販售家用快篩,是由經濟部安排,指揮中心有要求費用不要太高,但不強力干涉市場機制。

至於民間能否自行購買國外的快篩試劑,陳時中指出,雖然現在徵用的量很多,但沒有禁止其他人買賣;快篩試劑就是醫材,醫材進口法規寫得都很清楚,要由合格醫材藥商採購銷售,快篩試劑緊急使用授權(EUA)也有它的規定,疫情中快篩試劑的進口買賣並沒有限制。

媒體詢問地方政府能否自行購買快篩試劑,陳時中強調,沒有禁止,合法就可以。至於國台辦表示願幫助台灣向中國買快篩,則要「根據我們的法規來辦理。」

快篩陽性該怎麼辦圖卡
若正在居家檢疫/隔離、自主防疫者,可透過遠距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與通報。若非上述對象,則可以將陽性快篩試劑以密封包裝,佩戴口罩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自行開車騎車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檢測,或依地方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處置。(圖片:衛福部提供)
此外,由於不少民眾自行使用快篩試劑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一得知自己或家人感染COVID-19之後,心裡有點慌,常常問到底該怎麼辦?不少人有點無所適從,衛福部疾管署特別製圖透過Line群組告訴民眾。

如果你是正在居家檢疫/隔離、自主防疫者,可透過遠距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

如果不是上述對象,則可以將陽性快篩試劑以密封包裝,佩戴口罩並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於雙方佩戴口罩狀況下由親友接送)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檢測,或依地方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處置。

此外,今天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4,294例本土病例,為21,081例男性、23,200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7,948例)、臺北市(8,213例)、桃園市(5,494例)、臺中市(2,358例)、高雄市(2,010例)、臺南市(1,322例)、基隆市(1,310例)、宜蘭縣(884例)、屏東縣(695例)、新竹縣(688例)、花蓮縣(649例)、彰化縣(536例)、新竹市(515例)、雲林縣(398例)、苗栗縣(375例)、南投縣(260例)、臺東縣(224例)、嘉義縣(205例)、嘉義市(111例)、澎湖縣(54例)、金門縣(28例)、連江縣(1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其中11例具慢性病史、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8日至5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8日至5月5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3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50多歲,分別自日本(3例)、加拿大(1例)移入,另63例移入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0日至5月7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953,83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96,952例排除),其中357,271例確診,分別為11,872例境外移入、345,34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1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0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38例、臺北市337例、基隆市38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臺中市及宜蘭縣各6例、花蓮縣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臺南市及臺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