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多次以包裝驗出含COVID-19病毒為由,禁止台灣多款魚類冷凍產品進口後,澳門市政署前(29)日發出新聞稿表示,一批台灣芒果樣本的COVID-19病毒檢驗呈陽性,因此將20箱共100公斤重的芒果全數封存銷毁,並暫緩有關產品進口一星期。陸委會表示,澳府有關舉措已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範,呼籲應秉科學精神,勿逕自阻礙商品流通及國際自由貿易。而台灣農委會和食藥署亦分別就事件回應,其中食藥署長吳秀梅強調,全球只有中國會對食品及其外包裝檢驗病毒,「若真的會造成危害,全球早已發出警訊」,指中國這種做法並不合理,應提出科學證據。

澳門市政署稱,在發現該批台灣進口芒果樣本COVID-19病毒檢測呈陽性後,隨即啟動應急預案,將該批貨物全數封存銷毁,並對存放芒果的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又稱該批芒果沒有流入市面。市政署重申,一直要求商號嚴格對進口食品外包裝作清潔消毒,並呼籲市民要勤洗手,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而澳門在6月18日起爆發新一波疫情,至今(1日)累計638宗感染COVID-19陽性個案,當地政府啟動多次全民PCR檢測。由於中國與澳門的口岸已實施通關隔離措施,因此嚴重打擊澳門的旅遊博奕行業,澳門6月份博奕毛收入僅約92億台幣(24.77億澳門元),是2020年10月疫情以來最差的一個月。

就進口澳門的台灣芒果被驗出COVID-19病毒,農委會防檢局植物檢疫組組長翁壹姿表示,輸出國通常會配合輸入國的要求,而針對植物只會視乎是否存在有害病蟲、生物進行檢驗。不過澳門並未要求台澳特定的病蟲害檢查,在一般性檢查、目視無病蟲害後,就會附上檢疫證明書並送往當地。她又稱,COVID-199病毒並非植物病害,如要反映相關狀況,澳門當局應通知衞福部。

至於陸委會亦對此事表達強烈關切,呼籲澳門政府應秉科學精神,勿逕自阻礙商品流通及國際自由貿易。陸委會表示,農委會已清楚說明,依目前科學研究,並未發現有病毒透過水果傳染人。針對中國大陸動輒以COVID-19為理由影響國際貿易,已有許多國家包含加拿大、歐盟、印度、美國透過WTO/SPS委員會提出關切。本次澳府循陸方無理作法,單方片面暫停進口我芒果進口,事前事後均未通知我方,陸委會呼籲,澳門當局所採進口食品之預防及監管措施,仍應有科學根據並符合國際規範,以維雙方貿易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