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於1979年4月10日簽署美國國會兩院高度共識下通過的挺台重大法案《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成為台灣與美國關係重要基石。4/10晚間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48場活動(「看見台灣」系列第6場),主題是:「台灣關係法45週年:展望印太新局下的台美關係」。

本次活動主持人為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他在開場時說,《台灣關係法》不僅保障台灣的安全,也是協助台灣民主轉型的推進力,更是台美合作的重要基石。在45年的實踐之下,美國政府與美國國會都透過該法案對台灣提供實質幫助,讓台美關係越陳越香。近年來台美關係在安全、經濟與文教等領域的進展特別明顯,例如:美國持續軍售台灣、台美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議。不僅如此,更已有17個美國州政府在台設立經貿辦事處,許多州亦與台灣簽署相關教育備忘錄,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深度連結,顯見台美關係的熱絡。

 

董思齊說,近來其實不僅美國,許多國家也都看見台灣的重要性,北約、歐盟、G7,還有許多民主國家也認識到台灣的安全攸關自己的國家利益。未來期待在《台灣關係法》所帶動的台美持續交流過程中,擴大與擁有相同民主理念國家的交流,更期許台美兩國青年在此基礎上能一同深化努力,創造出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

前國安會諮詢委員、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以書面分享其觀點,並由主持人董思齊代為宣讀。陶儀芬指出,長期以來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與中國政府的「一中原則」差別就在《台灣關係法》(2018年之後還有《六項保證》)。講到「一中」,美國一定會提《台灣關係法》,中國一定不提,原因在於《台灣關係法》不但再度確認台灣一個準主權地位,承諾對台灣的安全保障,也支持台灣人民的人權與民主追求。所以,準主權、安全與民主是《台灣關係法》對台海和平與台灣生存發展最重要的意義。

陶儀芬強調,了解《舊金山和約》簽訂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對台政策的最重要底線就是絕不承認PRC主權及於台灣,在後來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過程與美中關係正常化的三公報內也都一再確立了這個底線。《台灣關係法》不僅是一部法律規範,更是一個政治承諾宣示,到今天都還是美國在與台灣廢除防禦條約之後,對台海安全承諾的重要依據。以政治承諾宣示而不是具體精確的法律規範,更能保持彈性空間給美國政府與時俱進地調整期政策來達到維持區域和平的目的。

陶儀芬指出,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具體表現是在第2條第3款這樣的條文「本法律的任何條款不得違反美國對人權的關切,尤其是對於台灣地區一千八百萬居民人權的關切。茲此重申維護及促進所有台灣人民的人權是美國的目標。」45年後的今天回顧《台灣安全法》,不得不佩服當時參與立法的美國國會議員與其助理的道德勇氣與智慧,讓這部法律給美國政府相當程度空間來與時俱進詮釋其內涵,確保美國對台灣準主權、安全與民主的堅強支持,而台灣人民也把握機會組織自己爭取民主、發展經濟、維持兩岸穩定交流,今日繼續扮演美國在西太平洋維持區域和平與繁榮最重要夥伴之一的角色。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說,美國用一個國內法來規範自己與另一個國家的關係,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設計。台灣關係法最重要的內容包括在斷交後維繫台美雙邊關係,透過美國在台協會的設置,以及讓所有適用於國家的法律都適用台灣,以此維持了所謂的非官方關係。而在安全承諾方面則是巧妙融入了戰略模糊的概念,美國用彈性的方式來處理美中台的三邊關係。不過,在美中關係進入競爭的態勢下,台美雙方是有可能再進一步討論如何深化雙邊的互動架構。

陳方隅指出,多年來無論黨派都與美國維繫良好關係,這是必須給予肯定的,但仍要質疑現在的國民黨並不真正反共,如在中共明謀侵略台灣的時刻仍有訪中的行程,甚至已「美國通過的法案都沒有用」等論述營造台灣孤立無援的氛圍,其目的可能是為了使台灣不戰而降。但法律當然有效,雖然其法案位階可能沒有很高的拘束力,但仍是美國行政單位處理美中台關係最重要的依據。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表示,臺灣關係法的成立背景是台美斷交。韓戰結束後,中共即攻擊一江山、大陳島等島嶼,使美國意識到中共對於島嶼的侵略可能進入至台灣本島,進而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穩定了台海。中國為測試美國的安全承諾是否牽涉外島而發動了
823砲戰,當時台灣仍有近兩萬名美軍駐守,因此美國以戰術核武部署嚇阻中國,此後毛至過世時都沒有再有進犯的動作。美國深知兩岸和平的前提是兩岸軍力平衡,台灣難以憑己力對抗中國,因此透過台灣關係法來做出一定程度的安全承諾,也嚇阻中國單方面改變。

余宗基強調,臺灣關係法的重點在於雙重嚇阻,不允許任何一方改變現狀,也強調必須以和平解決原則處理兩岸,否則美方不會接受。因此台灣關係法簽定45週年以來,臺灣能在國際局勢變動如此之大的情況下維繫穩定,台灣關係法功不可沒。但是自習近平領導中國後,開啟了軍事現代化改革,也將統一工作綱領條文化、規範化,在黨的建設方面也逐漸從集體領導制轉為個人集中,使美國正式視其為威脅。中共相當清楚,和統若要發揮效果,必定要在武統上展現不顧一切的威嚇,使台灣多數選民因擔心戰爭而選擇和平統一。戰爭的陰影越接近,就越有利於中共的統戰效果發揮作用。日本也在烏俄戰爭中逐漸意識到「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日本在美國的印太戰略當中逐漸從盾轉為矛。近年來美國國會通過的幾項法案如台北法案,是為了確保台灣的國際生存空;而台灣旅行法是為了突破台美關係法中對於雙方高官互訪的限制。

余宗基最後總結,中國越是營造軍事壓力,美國就必須給臺灣信心,因為這是不讓投降主義猖獗的唯一方法。台美關係法的下一步值得關注,中國目前多採在灰色地帶上,以不能正式被定義為軍事行動的騷擾侵蝕台灣的底線,而台美關係法的下一階段修訂,應多會針對此類鑽漏洞的戰術動作進行調整。

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認為,台灣的國際關係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很難想像我們的實際國家安全深受兩個大國的國內法所影響,分別是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與美國的台灣關係法。魔幻在於一個國家在國際上並不存在,現實在於台灣卻是在以他國國內法的方式實現主體性。現在的時空環境已經不同,年輕一輩的朋友應該以此為基礎,把美國當作第一個例子,而是大膽去思考也許台灣在國際的主體性就是建立在各國對台灣關係的國內法之中,而不是受限於兩個中國的友邦外交戰之中。

周德望強調,美國的臺灣關係法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把台灣當作準國家往來看待,更重要的是承諾保衛台灣。大家是否想過真的台灣爆發戰爭,其他國家能做甚麼呢?實際上的戰場除了台海以外,其實還有聯合國。中國可能會發動對台灣問題的表決,其他民主國家也可能表決制裁戰爭。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連目前的烏俄戰爭就只有建議性質的決議而已。這都可以是我們建議其他國家國會推動台灣關係法可以努力的方向。

前駐美代表裘兆琳說,現今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能見度大幅提高,近年美國關注印太戰略布局,無論白宮、國務院等都針對軍方、外交、商務等層面,包含貿易、區域安全、跨國界的挑戰和氣候變遷等都做出完整而豐富的盤點。

裘兆琳分別回應中國對於台灣「以美謀獨、掏空一中」的說法,對中共做出提醒。一,彼時周恩來即力希望美國阻止蔣介石反攻大陸,當時中國也期盼獨,是真真切切的以美謀獨(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一中政策的內涵是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代表中國的政府,然而美國在八一七公報是因為中國的承諾即是「中國將以和平原則處理兩岸事務」,因此美國的對台軍售取決於中國對台的威脅程度。台美的合作,就是以備戰來防戰。裘兆琳提醒,若習近平在去年11月的APEC所說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在國際環境和平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為真心,中共應自我克制,將台灣視為家人而非家奴,才能真正達成和平。

與談結束後,來賓也針對「加拿大的對台合作」進行分享、與會者也針對「台灣關係法涵蓋的地域範圍」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417Y’s Day週三青年日主題是「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對世界的危害與台灣的回應之道」,沈伯洋(立法委員)、明居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桑普(律師)、董立文(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與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