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朱立倫今(3)日上午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與政治人物關心政治問題,但民眾最關心的卻是民生議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三年接近或超過2%,或許行政院官員會說主計總處所發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跟國際比較相對低。但主計總處在計算CPI時,選擇的395項物品,並非每一項都是消費者常消費的項目,但民眾每天吃早餐、買便當,價格上漲的壓力早已如排山倒海而來,甚至是倍數差距的感受。高物價讓大家新年不敢展望未來。
朱立倫更表示,政府大內宣經濟成長率很高,台灣人均GDP可能超過韓國,但現實上是民眾實質薪資已經連續數月負成長,更何況台灣超過百分之60就業人口的薪資遠低於平均,只有少部分產業是屬於高薪,且倍數拉的很大。在場的朋友若是屬於服務業或傳播業應該對這問題很有感。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則強調,當政府告訴我們台灣經濟表現亮眼,2022年台灣人均GDP可能會超越韓國,人民卻沒啥感覺。因為人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比較好?
柯志恩表示,2022年執政黨十大之惡質事件網路聲量,其中四項房價漲不停、萬物齊漲、缺電與低薪等,與人民的生活有關。她並用問答的方式,凸顯相關問題。例如:依照清華安富房價指數,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高雄房價漲幅為六都之冠,成長率逼近四成(39.7%)、台南(38.4%)與台中(31.1%)也超過三成;另外,蛋價去年12月的漲幅也高達21.99%,春節蛋價又創新高;2021年國人平均總薪資67萬元,但各行業卻差距極大,教育業平均薪資僅37.7萬,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平均薪資高達99.2萬,二者差距達2.6倍之譜。
她指出,網路上有低薪七大金句:台灣低薪是普遍事實;低薪讓年輕人只好躺平;房價高、低薪、高通膨是少子化的原因;慣老闆看心情給薪水;萬物皆漲,薪水漲不了;抱歉,我是拉低平均薪資的低薪人;高薪還需要外出打工做台勞?彰顯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奈與悲哀。
朱立倫提出另一個民眾關心的議題就是房價,他認為這可說是經濟民生議題的民怨之首,根據信義房屋資料,從2001年第一季至2022年第三季今房價已經漲了四倍,但每月經常性薪資卻僅增加一萬,還可能反被通膨吃掉。房價漲不停、物價漲不停、 停電缺電還有低薪,這些議題都與民生經濟相關,如果政府連民生物價問題都無法解決,這個政府還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嗎?新內閣上任,最重要的就是民生問題,這也是國民黨與立院黨團最關心的議題。
消基會前董事長黃怡騰指出,過去兩年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是物價,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導致供應鏈斷鍊,加上油價等國際原物料及大宗物資齊漲,使得全球都有通膨壓力,但政府卻常以台灣物價成長率比其他國家還低,來企圖掩蓋通膨的事實。
他說,如果去台北車站會觀察到一個現象,目前因電子票證已經沒有人排隊買票,但台北車站仍大排長龍,原因就是買台鐵便當,因台鐵便當沒漲價吸引民眾排隊購買,成為北車新風景。
黃怡騰並提到,消基會過去針對75個品項調查,其中茶葉蛋從10元漲到13至15元,漲幅高達30%以上,其他物品漲幅不一,民眾的感受與政府公布的數據落差非常的大,加上近年來民眾薪資漲幅遲緩,更突顯了物價上漲對生活造成的壓力,民眾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大。
黃怡騰進一步表示,針對通膨、低薪的問題,黃怡騰呼籲政府苦民所苦,並且要主動積極,他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加強事前的預測,針對可能短缺的物資,要提前增加供給;其次要加強查察,防止哄抬;第三、物價因年節因素上漲,過年後是否有回跌,政府要持續追蹤;最後,政府要訂定合理的稅制,增加房屋的供給,讓民眾買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