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近期上任後,不少人對台日關係有不同看法,今天(10/23)晚上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76場活動(「鏈結世界」系列第14場),主題是:「台灣有事還是日本有事嗎?——日本新政局的變與不變」。

主持人、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系主任王文岳首先開場時表示,過去一年來日本政局高潮迭起、「石破天驚」,包含政治獻金、統一教的影響,最終造成了日本的派閥動搖,並對岸田政權造成重大影響。岸田文雄辭職後自民黨總裁由石破茂接任,而接下來就要面臨眾議院改選,正是討論日本政局變化的重要時刻。包含台日雙邊的關係、石破茂選後未來日本政治的走向,以及日本印太戰略與台灣之間的連結,相信對於關心台日關係演變的朋友們都很重要。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說,石破茂首相在10月的「日本東協峰會」和「日中領袖會談」中,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並重申維持台海和平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實上,這就是日本政府一貫的立場,在今年9月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及日澳部長聯席會議中,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也強調台海穩定對區域和平至關重要。這顯示未來台日關係將持續深化,特別是在區域安全合作上。

董思齊指出,儘管石破茂首相被認為在台海議題上採取較謹慎的態度,但日本政府對台灣的支持依然穩固,特別是在經濟、科技與文化領域的交流持續深化。不僅如此,台日兩國國會之間的交流不斷加強,今年5月以來已有超過60位日本國會議員訪台。董思齊強調,未來台日關係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兩國政府的合作,更仰賴年輕世代在區域和平與全球議題上的積極參與。他呼籲台灣青年朋友應把握機會,推動雙方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共同為維護區域穩定與繁榮貢獻力量。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表示,台灣對世界的鏈結包含「島鏈」、「供應鏈」與「民主鏈」,而三者都與日本關係極深。不過事實上,認為「日本對台灣很重要」是近十年來的演變,因為過去的日本並未表現出對於台灣的重視,很少在官方立場上表達,雙方的互動僅在事務性上。然而在安倍晉三擔任首相後,將台日事務從外務省決定改由首相官邸決定,雙方關係進展到首相級的戰略層面,首相有沒有把台灣視為優先,端視美日關係以及中國威脅是否持續升高,將影響台日關係的未來發展。

李世暉指出,日本媒體普遍認為這次眾議院改選自民黨難以單獨過半,對首相石破茂的任期將是嚴峻挑戰。石破茂選前提出的「亞洲版北約」受到高度關注,對於台灣有事的態度偏向積極應對,進一步認為「台灣安全,日本安全」。不過日本會不會為了台灣出兵,仍取決於日本的國內聲音。李世暉表示,無論未來是誰當選日本首相,都很難逆轉台日關係。過去的台日關係是政治決定,現在則是民主價值觀選擇,隨著日本民眾越來越了解台灣,若政治人物背叛台灣,將難以獲得多數選民支持,相信未來台日關係將會維持現狀。

政治大學社會系系主任鄭力軒指出台灣政治與日本形成對比,日本由自民黨長期執政,變化不大,而台灣政治則是變革極大,台日間有很大的不同基礎。過去日本與台灣的接觸,很長時間建立在台灣受過日本教育的日語世代基礎,加上台日間的經貿交流,主導了2000年以前的台日交流。而在2000年之後,台日關係則建立在雙方的共同價值上,包含民主與社會生活的追求等,慢慢取代過去的日語世代。鄭力軒指出,隨著台積電前往熊本,台日經濟上的互補,以及社會價值上的相近,將會取代過去的基礎,是過去所看不到的。

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周德望以自身在同志社大學的經歷為例,指出許多台灣人對於日本的了解其實並不深,也不了解日本如何看待台灣。周德望以日本首相石破茂參拜靖國神社的爭議為例,說明了日本國內左右派的看法差異。周德望表示,日本派閥有其歷史與傳統,從派閥能更深地預測日本政局的變動。對日本國內比較重要的社會問題包含從夫姓、政策活動費、強化企業課稅等,都是台灣人較為陌生的,要增強台日交流,了解對方是很重要的事情。

財團法人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表示,日本從二戰後到現在,在國際事務態度上有三種不同時期的差別。包含1945年至1972年以反共的意識形態為主、1972年到2010年以經濟角度思考,2010年釣魚島衝撞事件則令日本重新思考對中關係的危機,改從安全保障視角出發。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戰後70周年談話與印太戰略,代表了全體閣員的立場,並表達了日本重新思考自己在國際上的角色。2021年安倍晉三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是首次把台灣問題與美日扣連,接任的菅義偉則成功說服拜登承繼川普國際戰略。

謝文生指出,2022年俄烏戰爭,岸田文雄提出「今日烏克蘭就是明日東亞」,進一步把台灣問題放到全世界視角,並影響到其他世界主要國家,現今的首相石破茂則提出亞洲版北約並修正非核三原則。日本現在的安保路線是國內主要政治人物的共識,不會因首相變化而改變。亞洲版北約是戰術問題,以美日同盟為核心,背後戰略針對的國家不言而喻,就是針對中國。謝文生提醒,台灣人在理解「親中」一詞時要小心,台灣有國族認同問題,但對日本的親中內容則不同,不管是美日都會有國內政治利益優先考量。台灣人在批評親中時是從台灣角度,還是受到認知戰而貼標籤,在評估時都需要更加小心。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日本文化的多元包容對台灣的啟示」、「日本地方創生與台灣的比較」、「日本生產供應與德國之比較」、「日本安保與台灣問題」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1030日週三青年日主題是「晚安還是晚上好?——中國用語與文化統戰」,邀請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沈有忠(陸委會副主委)、馬準威(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何萬順(政治大學語言所講座教授)、陳茻(與點堂創辦人)、許慧如(師大台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