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公共策益和台灣智庫等多個團體,於今(11)日晚上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83場活動(「鏈結世界」系列第17場),主題是:「學術之眼——台灣研究的世界足跡」。主持人、CET Academic Programs台灣中心主任張竹芩表示,1994年時標榜「台灣」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叛逆,與今日的狀況有很大不同,但仍有很多人對於台灣研究感到陌生,希望透過今日的講座,向大家介紹台灣研究是什麼,又該如何為台灣研究努力。

活動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舉辦。

張竹芩表示,本周是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活動的第二場。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於1994年成立,今年剛好是第30周年,成立目的是希望鑽研台灣研究,串連北美學術圈的台灣學者與台灣的研究者,用學術的角度來推動台灣相關事務與台灣研究。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指出,台灣研究自冷戰後期興起,已成為國際學界的重要領域。在美國,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被視為亞洲變遷的重要案例;在日本,學界聚焦台灣在區域秩序中的角色;在歐洲,台灣的民主化進程與人權議題則成為印太和平與穩定研究的重要支點。

董思齊強調,儘管面臨資源分配不均與政治壓力等挑戰,台灣研究正透過深化國際合作與支持青年參與,拓展至數位人權、環境變遷與文化交流等全球議題。董思齊呼籲,應強化台灣與國際學術社群的連結,讓台灣研究成為全球學術生態中的關鍵力量,持續推動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更深刻理解世界。

美國德堡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林彥瑜以自身過去至日本與美國留學的經驗為例,指出自己透過在海外與台灣的社會距離,得以重新看待台灣,第一次感受到行動指引知識前進的重要性,就像是一個「入戲的局外人」。在美國留學的經驗更讓自己意識到,只有願意擁抱自己熟悉的東西,才能對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她改變研究題目,在美國研究日治台灣下的種族議題。林彥瑜表示,十年前做台灣研究,會努力思考如何讓台灣具有可比性,但其實台灣研究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最後都是回歸如何定位台灣、思考台灣,只是在過去十年間,台灣從「努力被世界看見的存在」,變成「台灣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曾指出:「圈外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陶醉感,即是做研究的意義。」自己投入台灣研究的動機是為了回答我們是誰、台灣是甚麼。過往的台灣教育,不太會談論台灣認同與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歷史,需要自己參與、關心公共事務才有機會了解。

陳方隅指出,過去由於結構性因素,投稿國際期刊時大家都對台灣不太有興趣,一是已民主化且經濟高度發展的台灣不被學界認為有研究必要,二是因為審查團隊多為中國人。然而經過太陽花運動之後,台灣社會的反對力量受到國際矚目,美國各界開始檢討對於台灣的認識不足,現在大家都已預設台灣問題非常重要,加上川普執政時的對中政策以及習近平延長任期等因素影響,外媒開始進駐台北,台灣人的聲音也較能在國際新聞中被聽見。然而,中國以龐大的經費延續中國在美國學界的影響力,雖然現今國際環境對台灣比較友善,但還是需要拉越多人一起取暖加油打氣,繼續努力。

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指出,自己現今在美國與台灣的工作,有很大的區塊都是在幫台灣推廣台灣研究。自己一開始沒想過會做台灣研究,在2008年出國留學時的亞洲研究就是中國研究,有賴教育部長年在海外資助台灣研究計畫,才在機緣下才進入到台灣研究。葉耀元強調,台灣研究即是以台灣本位主義出發看待世界,不是在中國、中華研究之下,更不必定要放在亞洲大框架之下。

葉耀元表示,過去總說台灣研究要從比較出發點,然而因此就忽視了台灣的獨特性,以台灣現今的國家利益、外交困境與其他國家不會面臨的挑戰,與聯合國一百多個國家都不同,台灣核心的價值在於開創台灣學,需要一起眾人開創台灣研究的未來。葉耀元認為,關於台灣研究的未來,除了願意為台灣研究努力的學者外,需要更多的開花結果,即便沒有辦法與中國的財力相比,但學者、政府都需要與台灣的財團做更多溝通,找出有能力、有長才的台灣人,讓他們在美國與世界各地發光發熱。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劉文表示,台灣研究包含三個不同時代。1960至1980年代,在自由中國的架構之下,台灣是藉由中國之殼被外界理解,完全被國民黨的國族意識所掩蓋。而在1990年至2010年的全球化時代,「兩岸三地」成為新的比較框架,更多是冷戰想像的延續,直接嫁接新冷戰的論述,將台灣作為美國的次帝國。最後是2010年後的當代,隨著中國人權事件、香港反送中與COVID-19事件後的全球改觀,台灣研究也從中崛起,並在影視、性別、族群、後安全研究領域等都有它的角色與位置。劉文強調,台灣研究走入世界,並不是因為他以前是孤立的,而是他終於被用台灣的框架,讓世界看見。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出國留學的必要性」、「台灣與泰國在國際間的辨別度」、「台灣研究在美國學術圈的熱門程度」、「台灣研究缺哪方面的研究」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12月18日週三青年日主題是「無限創造還是無限困惑?AI生成內容如何改變我們看世界」,邀請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游家牧(陽明交大電機工程學系)、王維菁(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陳秉訓(政治大學科智所副教授)、江雅綺(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吳定謙(人工智慧協會理事兼國際長)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