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此外,由於針對近期常有尚未經指揮中心公布的當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到處傳播,指揮官陳時中也在今天的記者會上呼籲,每日確診數要以指揮中心發布為主,散布不實謠言,依據傳染病防治法最高可罰300萬元。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1,353例本土病例,為5,394例男性、5,957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26日至4月27日,其中包含5,953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4,552例),臺北市(2,424例),桃園市(1,481例),臺中市(621例),基隆市(504例),高雄市(340例),花蓮縣(303例),臺南市(193例),宜蘭縣(171例),新竹縣(115例),新竹市(113例),彰化縣(103例),屏東縣(94例),臺東縣(87例),雲林縣(83例),苗栗縣(63例),南投縣(42例),嘉義縣(26例),嘉義市(24例),連江縣(6例),澎湖縣及金門縣(各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80例男性、83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3例),荷蘭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15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9日至4月27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309,02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218,899例排除),其中88,446例確診,分別為10,783例境外移入,77,609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6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6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31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及花蓮縣各3例,宜蘭縣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此外,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快篩陽性應視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這做法還不是時候,陳時中強調,目前本土疫情仍處成長期,此舉恐浪費醫療資源,未來疫情走下坡時會考慮。
陳時中也進一步解釋,目前快篩與PCR相符度約90%,簡言之,每100名快篩陽性者當中,有10人是偽陽性,但會被當作確診個案來治療,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會增加約30名家人被匡列隔離,但這麼做只是為了減少100次PCR,目前來看並不適合,預期未來疫情走向下坡的時候,就會和專家討論這項政策。
至於在家用快篩試劑方面,實施實名制購買家用快篩試劑的第一天,各地都出現排隊的人龍,甚至健保卡系統也傳出有兩次當機,民眾已有人抱怨買不到。指揮中心28日呼籲民眾盡量分散購買。指揮中心也呼籲在進行3+4居家隔離者,有需要時再進行快篩檢測,而且在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也不要出門,快篩陰性才能出門。
指揮中心也表示,在居家隔離期間,衛生單位會為每一位成人提供3劑公費快篩試劑,主要是提供匡列時、有症狀、自主防疫期間共3次為原則。指揮中心也強調,學生在自主防疫期間結束後.必須要快篩陰性才可以上學。在大學(含)以上學生每人提供3劑公費快篩試劑,而國小至高中學生則提供每人2劑公費快篩試劑。
另外,在疫情資訊公佈方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嚴正澄清表示,近日社群軟體、網路流傳每日錯誤COVID-19病例數,例如今日流傳「本土確診13428人」等即為不正確訊息,每日疫情數據應由指揮中心公布,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觸法遭罰。
指揮中心重申,有關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均會由指揮中心統一對外公布,勿信社群軟體流傳消息,以免自身權益受損。另提醒民眾,防疫相關資訊應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內容為主,收到來路不明訊息多加留意、查證,切勿轉傳散播。詳情請上官網查詢 ( http://at.cdc.tw/Q7S2Vt )。
指揮中心強調,散播假訊息構成犯罪,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會被判處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併科三百萬元罰金。提醒民眾,收到來路不明訊息多加留意、查證,切勿轉傳散播,以免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