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死者驗出「米酵菌酸」衛福部:檢調釐清來源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禍首出爐,就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也是台灣首度檢出「米酵菌酸」。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天(328)晚間8時30分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結果,確定在首名死者新北市39歲病例體內發現「米酵菌酸」,另外所有目前住院患者也都會一併檢驗。

對於先前發生在台北市信義區A13遠百美食街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肇禍的原因究竟為何,王必勝在記者會表示,今天解剖的檢體血液裡驗出「米酵菌酸」,因為國內有醫院還有標準品,所以趕緊提供給衛福部,讓台大法醫所就立即做了檢驗,結果出來就馬上跟外界報告,檢方目前已經在做偵辦,所以這還不是最後結果,要以檢調最後偵辦結果為主。

另外,王必勝表示先前衛福部訂購的「米酵菌酸」樣本,預計下周就會送到,屆時也可以進行更多的採樣與確認。

王必勝證實,經法醫解剖後,其中一例由台大法醫研究所驗出「米酵菌酸」毒素,這也是台灣首度驗出米酵菌酸。台大毒物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則說,米酵菌酸造成最嚴重後果就是所有的「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導致器官損傷、全身癱瘓,國外報告致死率是30%到100%。

姜至剛指出,根據過去案例,米酵菌酸的死亡率從30%到100%,嚴重性相當高。他說明,米酵菌酸(BA)來自特殊菌種,是一種與植物共生的細菌,具有強烈毒性,一顆細胞要正常運作、需要有適當能量,粒線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細胞發電廠之稱,米酵菌酸會癱瘓打出產生能量交換的單位「ATP」輸出的幫浦,讓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細胞無法運作下,身體好氧較大的器官會因此迅速受到損傷,病患都有嚴重的肝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等,因為無法代謝,導致全身腦部、心臟、肌肉全部都整個癱瘓。

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只需相當低的濃度就可以讓腦部、心臟、肌肉癱瘓,主要影響肝臟、腎臟和腦部,後續出現早期無力、頭暈腹痛嘔吐腹瀉,來自所有腸胃道無法運作,接下來黏膜受損,併發血便、少尿、血尿、低血壓、心律不整、體溫過高、黃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難、譫妄、休克、昏迷,嚴重時可能在症狀出現後120小時死亡,國外報告的群聚事件致死率介於30%100%

姜至剛進一步解釋,感染後初期會出現身體無力、頭暈、腹痛、嘔吐等,導致肝衰竭,米酵菌酸分子結構的半衰期達到102小時,在病患的解剖檢體裡來看,就是每經過約4天左右,量會減少一半,所以在病患身上還可以測得到,因此可以在數小時、一天內造成發病死亡。

食藥署長吳秀梅提醒,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飪就被破壞,毒素還是會存在,呼籲消費者不要吃存放在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注意食品儲存溫度,不要食用過期食品。